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五)

日期:2024-11-8 14:00:00 | 

 

 

 

 

宏观资讯:

 

       (一)六部门: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推动电网主干网架提质升级,加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优化调度控制,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持续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加快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和智能化升级,优化配电网调度机制,提升配电网灵活性和承载力,支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加强热力、燃气管网及氢能供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强化管网互联互通,就近接纳更多非电可再生能源。

 

       (二)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分析与策略建议

 

      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电网“神经末梢”的配电网正在向有源化、协同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愈发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乃至前沿阵地。近期,《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配电网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业界对于配电网未来形态及发展的讨论热度攀升。

 

      一、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1.用能质量提高和极端天气激增要求配电网更安全充裕;

      2.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要求配电网更坚强灵活;

      3.深入践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配电网更加智能友好。

 

      二、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一是加快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按照《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要求,面向大电网末端、新能源富集乡村、高比例新能源供电园区等,探索建设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验证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以“两自四化”智能微电网建设为抓手,做好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试点示范,构建“营销一口对外,双轨制运行”的虚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机制。

      二是加快实现以配电网为“桥梁”分解传导系统平衡责任,促进“就地小平衡、区域大平衡”。针对当前我国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等小微资源参与系统运行的平衡责任传导难,推动配电网的各类聚合要素与常规主体逐步同责同权,建立逐级传导机制,促进配电网通过商业合同等形式将自身背负的偏差考核责任、运行约束等分解至其聚合对象,并将聚合资源收益与责任约束挂钩,促进各类小微资源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贡献正向价值。

      三是完善市场机制与运营模式。建立健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明确各市场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研究制定市场交易规则,明确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等关键要素,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电力交易平台,依托现有电力交易中心或新建交易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交易,促进各类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多元化运营模式,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本文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中能传媒研究院】

      【本次分享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行业资讯(六)  
  下一篇: 行业资讯(四)  
新闻中心
传真:
邮箱: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