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资讯:
(一)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明确,围绕顶层设计,加强电力市场建设与监管。
其中提到,健全基础规则制度。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评价体系,推动各地电力市场建设统一规范、公正透明。制修订电力中长期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和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完善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机制,做好区域内省间交易与跨区交易、省内交易的有效衔接。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绿色电力交易融入电力中长期交易。
优化市场机制功能。推动扩大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强余缺互济,充分发挥在能源保供、清洁能源消纳中的作用,支持满足条件的电力用户参与跨省跨区绿电交易。建立健全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南方区域现货市场长周期连续试运行,进一步扩大长三角电力市场交易规模,研究建立西北、华中等区域电力互济交易机制。持续推进各省现货市场建设,2025年底前实现省级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快推进能源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深化电力市场数字化监管应用,完善电力市场监测系统指标,实现对电力市场的实时监测、风险预警和在线监管。持续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加大对违反市场规则、交易机构独立性不强等问题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常态化开展地方不当干预电力市场化交易行为整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两部门: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要求,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坚持责任公平承担,完善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坚持分类施策,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保持存量项目政策衔接,稳定增量项目收益预期。坚持统筹协调,行业管理、价格机制、绿色能源消费等政策协同发力,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更好支撑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实现。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健全中长期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
前沿资讯:
(一)陕西省首条FA2.1“自愈”配电网线路在宝鸡投运
近日,国网陕西电力宝鸡市陈仓区供电分公司10千伏130农灌线全自动FA2.1策略投运,这也是陕西省首条FA2.1“自愈”配电网线路。
据介绍,FA是是指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识别配电线路故障并分析定位,同时执行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的操作。有线路故障会自动隔离故障区段,在以秒为单位的极短时间内自动恢复其他区域送电,不用像以前那样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去逐个排查故障和恢复送电。
宝鸡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配电自动化管理专责指出,“与传统的人工故障处置相比,馈线自动化‘自愈’实现了故障处置由‘人工控制’转为‘自动控制’,极大缩短了故障排查、恢复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供电负荷损失和线路故障给用户带来的影响,以‘零感知’有效提升用户的用电体验。”
接下来,宝鸡供电公司还将对标东部先进地区,进一步加快自动化建设,持续提升标准馈线自动化覆盖率,实现配网故障处置“全自动、零感知”,构建现代智能配电网,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二)2025年陕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近日,2025年陕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上提出,2025年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氢能、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做好化石能源绿色开发和低碳化利用。
会议强调,一要深入学习贯彻《能源法》,二要更好发挥导向引领作用,三要筑牢能源稳产增产基础,四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五要推动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六要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合作,七要持续强化作风能力建设。
【本文来源: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北极星输配电网、陕西省发改委】
【本次分享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